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继续阅读 唐·杜牧·江南春
日度归档:2013-08-27 周二
吃素的由来
众所周知,和尚不吃肉,有“僧人吃素”的戒规,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特点。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继续阅读 僧人吃素
释义: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继续阅读 覆水难收
很难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邹忌修八尺有余
出自:《战国策·卷八》
继续阅读 邹忌修八尺有余
八议是中国古代的官员或贵族享受的一种法律特权。
八议最初源于西周时期的八辟,自魏明帝制定新律时,首次将其写入法典之后,一直是后代法典中一项基本的重要制度,历经一千六百多年相沿不改。 继续阅读 八议
释义: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yì)》:“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继续阅读 是可忍,孰不可忍
《韩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源起于先王之学,经思孟五行阐发,历汉朝,盛于宋、明、清三代。 继续阅读 三纲五常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继续阅读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