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归档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这个名词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在信息茧房中,人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忽略了其他领域的信息,从而导致了信息的局限性和单一性。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当获得“同盟”的认同后演化为极端思想。(Bing AI)

继续阅读 关于短视频

“我想要精彩的人生,我想体验一切,我想打破每一条规则。很多人说女人有野心就会缺乏吸引力。可能吧,但你们知道什么才是没有吸引力吗?坐等好事降临,盯着窗外,想着你理应过的美好生活就在咫尺之遥,但不愿意开门去迎接”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康毅滨博士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正教授及新泽西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康教授负责该系在中国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知名学校的尖子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扭曲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康毅滨曾在接受《星期日新闻晨报》访问时如是说。
继续阅读 普林斯顿教授:中国学生的功利心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在片中引用了一段美国作家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当中的话——

“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人们总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

然而每件事情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真的。你还会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个特定的下午, 那个已经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没有它你便无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

也许还有四五次。也许更少。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继续阅读 The Sheltering 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