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台或电视的清谈节目要做得好,主持人的口才是最重要的。但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清谈节目靠的是参与者的“耳才”,而非“口才”。也就是说,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
因为谈话不是独白,你说的任何一段话都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对话者的言词之中,它构成了你的背景,发展了你的言论。假如你只是抱着满腹的宏论,却完全听不到别人在讲什么,就算你说得再有道理,也难免予人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
继续阅读 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常识·梁文道]
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台或电视的清谈节目要做得好,主持人的口才是最重要的。但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清谈节目靠的是参与者的“耳才”,而非“口才”。也就是说,懂得听有时要比懂得说更要紧。
因为谈话不是独白,你说的任何一段话都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对话者的言词之中,它构成了你的背景,发展了你的言论。假如你只是抱着满腹的宏论,却完全听不到别人在讲什么,就算你说得再有道理,也难免予人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乱感。
继续阅读 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常识·梁文道]
你平时会记每天的账吗?比如今天吃饭花了多少钱,昨天买衣服花了多少钱,前天看电影花了多少钱。如果你真的在一笔笔地记账,很不幸地告诉你,你离放弃不远了。
为什么很多人都尝试过个人记账,但终究都放弃了。最常见的理由是没有毅力,不能坚持。没错,这人性的弱点总是每个人都难以回避的原因之一。也有说没 有好的工具可用,记起来不方便,其实除了最原始的纸笔记录以外,Excel文档记账大法,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记账软件应用层出不穷,各种开发者绞尽脑汁地 创造方便与简捷,希望你长久地记下去,但大家还是放弃了。
所以,我必需说,这些理由都不对。
继续阅读 为什么记账总难长久?[Igotit]
以前我是相信人要给自己做人生计划的,至少也要有个五年的吧。听说过一个故事,就是你五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就倒着数365*5中,每一天都要做哪些事情。当然我我尝试这样去做,在那些被计划的日子里,我一定坐在电脑前写东西,或者看一些只翻页不过脑子的书;或者做一些很没意义但有功利和目的性的事;或者为了搭建某种人际关系假装觥筹交错。
在我达到了某些目的之后,我发现自己表面上有很多人崇拜,有很多人羡慕,但是我却错过了很多东西,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失去了心底的温暖,放弃了爱我的男孩儿。
我不喜欢2006-2008年的自己,那个机械般的自己。
继续阅读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当然不会告诉你。”
这是08年末参与电视谈话节目时,一个当教授的嘉宾问我的问题。接住问题的刹那,我觉得他真有趣,又不是很熟,干吗唐突地开这种玩笑。我怎么可能在摄像机面前云山雾罩谈理想?那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而且那是多悲怆肃穆话题。
继续阅读 成长的烦恼[马小淘]
机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他的机器人相关作品和其他机器人相关小说中为机器人设定的行为准则,是阿西莫夫除“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外另一个著名的虚构学说。
继续阅读 机器人三定律
有人在Quora问:
“最令你吃惊的事实是什么?”
他得到了56个回答。其中最震撼我的,是下面的回答:
“人生只有900个月。”
我从没意识到,人生可以短暂到如此精确。回想刚刚过去的四月份,不过就是一眨眼的时间,但是人生的900分之一就已经消失了,真是恐怖啊。
继续阅读 人生只有900个月[阮一峰]
窺基法師(632年-682年),俗姓尉迟,字洪道,别名三车法师、慈恩大师,京兆長安人,唐朝法相宗大師,為玄奘大師之徒。
继续阅读 窥基法师(三车和尚)
GTD是英文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是一种行为管理的方法,也是David Allen写的一本书的书名。
GTD的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 继续阅读 GTD 尽管去做
2012年5月,《环球银幕》创刊300期 24格真理的每一次闪耀,从此拥有你的见证
继续阅读 《环球银幕》创刊3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