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归档

释义: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继续阅读 覆水难收

八议是中国古代的官员或贵族享受的一种法律特权。

八议最初源于西周时期的八辟,自魏明帝制定新律时,首次将其写入法典之后,一直是后代法典中一项基本的重要制度,历经一千六百多年相沿不改。 继续阅读 八议

《韩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源起于先王之学,经思孟五行阐发,历汉朝,盛于宋、明、清三代。 继续阅读 三纲五常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shì)号。《礼记.檀(tán)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继续阅读 古人 字、号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陌生的白色世界时,我止不住也希望能多下几次雪,那样的话,冬天就会更像冬天了,那些没完没了灰蒙蒙又毫无特色的风风雨雨的日子,将被这洁白的雪和闪烁的风景所代替,我想,那是多让人高兴啊!

其实,令人销魂的不是雪,也不是如同铺满绒毯的世界,而是第一次降雪和那突然而又无声的变化。 继续阅读 初雪[普里斯特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