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ruǎn)籍、嵇(jī)康、山涛、刘伶(líng)、阮(ruǎn)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
生平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jī)康、阮(ruǎn)籍、刘伶(líng)、阮(ruǎn)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jī)康、阮(ruǎn)籍、刘伶(líng)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jī)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ruǎn)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ruǎn)籍、刘伶(líng)、嵇(jī)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jī)康被杀害,阮(ruǎn)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摘自: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B%B9%E6%9E%97%E4%B8%83%E8%B4%A4
玄学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末句形容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道幽深微妙。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玄学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在正统士大夫看来,诸如此类清谈都与国计生民无关,因此有”清谈误国”的说法。
现代玄学与民间信仰
现代的玄学这个名词,已经不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
现在玄学已经被那些看相先生及作法道人借用了,作为所有中外的一些迷信或不可解释的民间信仰而衍生的相关行业,它包括了术数、占卜、算命、风水、择日、姓名学、开坛作法等迷信行业,这些民间信仰从业者或术数先生自称源于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
实际上,民间信仰是文化的一部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摘自: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4%E5%AD%A6
相关: